从3月9日开始,青海省部分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正式开学,初中学校原则上3月16日至20日陆续开学。青海省成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最早开学的省份。
疫情影响下,开学到底需满足什么条件?校园里防疫标准该如何执行?此前的线上课程效果如何,是否需要“回炉”?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开学须满足三个条件,因地制宜是原则
走进久违的校门,上午、下午分两次测量体温,分桌分批吃中饭。西宁市虎台中学学生朱宁涛马上就要准备摸底考试了,他的高三冲刺“充满消毒水的味道”。他说,“特殊时期也是成长机会。”
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各种版本的开学日期在网上传播,不过大都被证实为谣言。尽管如此,依然足见社会各界对校园防控的重视,以及开学日作为特殊时间节点,在疫情防控进程中的关键意义。
3月9日,当再次回应“何时开学”提问时,教育部有关负责人首次提出,开学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所谓基本得到控制,是由国家来判定的,具体可能要精准到县一级的疫情防控情况。二是家长都认为,或者绝大多数同意说现在开学是安全的。三是开学以后必要的防控物资和条件都是到位的。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而率先开学的青海就在此之列。
在此次疫情中,青海全省累计确诊18例。2月5日后已无新增病例。2月21日全部患者治愈出院并接受14天医学隔离观察和跟踪随访。2月26日,青海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一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3月9日的开学日距此正好14天。
据了解,在科学评估后决定开学日期后,青海还实施“一地一策”“一校一案”,未有确诊病例的玉树、海东等地,部分高中已于9日率先开学。在西宁,高三年级于3月11日报到并上课,高二、高一年级依次推迟一天,初中对应年级整体延后一周。
在防疫物资保障方面,截至3月6日,青海省工信厅已向全省教育系统调拨口罩84万个、医用酒精36.03吨、消毒液75吨、额温枪855把,按照分地区、分学段和优先保障先期开学学校的原则,已配发各地各校。
多地部署校园防控:错峰开学、上下学,分批就餐
3月12日,教育部出台《幼儿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中小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高等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提出开学前和开学后防控工作的具体内容,可作为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必备的“口袋书”。
目前,除青海外,贵州、新疆已明确3月16日毕业班开学,云南3月23日毕业班开学,其他年级陆续开学。其他省份,开学准备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就当前情况而言,青海、贵州、新疆、云南疫情相对较轻、人口密度相对较小,保障稳妥开学的难度并不大。而北上广深等人口密集的城市,开学会面临更大挑战:进校人多密集如何疏解?食堂用餐安全怎么保证?学校里有人发烧怎么办?对这些问题的处置牵动着家长的心。
3月8日,徐州市某九年一贯制学校按教育局要求部署了开学预案。该校教务处主任马良栋介绍,一旦开学九年级最先到校,七、八年级,四、五、六年级依次推迟一周,小学低年级暂时不开学。每天到校时间也被切分成四段,九年级7:00到校,其他年级依次推迟15分钟。放学时间同样采取类似错峰形式。
“学生分批进入校门口的六块羽毛球场地,按班级测量体温,避免接送家长聚集带来的风险,要求教师在6:50前到岗,做好教室消毒、学生测温工作。体温晨午检,一旦发现情况立即上报处置。”马良栋说。
在防控部署上,各校有不同方案。南京师范大学附中新城初级中学将实行错时上学,初一和初二各到校半天,其他时间依旧上网课,初三全天上课。苏州十中食堂仅开放1/3座位并设立隔离板,其余学生在教室就餐。同时,离校十公里以内的学生不再安排住宿,原本六人间的宿舍减少到两人,降低感染风险。
校园内日常防控措施被细化为错峰开学、错时上下学和晨午检制度。然而,对于可能存在的突发事件该如处理?
青海省海东市某县中学教师李丽向记者展示了该校《防控新冠肺炎流程处置图》。在这张图上,清晰地载明了一旦发现体温异常或出现其他呼吸道疾病症状,值班负责人的职责:提醒学生佩戴好口罩并转移至隔离等候区,班主任电话通知家长,医务人员询问14天旅居史和接触史,并送往医院就医。“目前,县医院有专门的医护人员暂住学校,处理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李丽告诉记者。
目光放眼至全国,各地应对开学的方案正在或已经制定完成,相应物资储备正在进行。
湖南省确定,全省高校和中小学(幼儿园)所需必要的防控物资和经费,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各高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统筹保障,不得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面对儿童口罩需求直线上升。青岛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该市已经通过工信部门协调了一批儿童口罩,拟开学后通过学校集中投放。
课程需做好衔接,心理疏导必不可少
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的部分问题也凸显出来。
“疫情期间,全市统一的线上课需兼顾各层次学生。从3月9日起,学校高三年级已经开始由本校教师自编、定制学案和讲义,实现由非常时期到常规进度的衔接。”苏州十中副校长庄浩介绍。
对于线上教学效果,苏州十中进行了调研:在高三年级588位学生,10%的学生存在懈怠、作息不规律,5%的学生作业拖拉甚至缺交。
针对这种情况,校方打算,在正式开学后,根据学生集中薄弱的知识点,任课教师制作微课或个别辅导。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闭卷考试,主要内容涉及线上学习期间学到的知识点。“根据考试结果,再决定是否重新梳理一遍线上学习内容。”庄浩说。
成都市金堂县又新学校副校长孙向兵,同样担心线上教学效果。他反映,“有的听不懂,有的吃不饱。正式开学后,我们会以复习课的形式,复习一遍电视上的已学内容,弥补疫情期间的短板。”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对延期开学期间,学生居家学习情况逐一进行摸底和诊断,精准分析学情。没有开展线上教学的年级、班级,应实施“零起点”教学;已经开展线上教学的年级、班级,要对已开展线上教学内容进行串讲复习,确保每名学生都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新课程教学。
在重返校园的早期,除了对学生分情况进行教学管理,在河南省封丘县北街小学校长马连英的计划里,“开学第一周,还要给孩子们重点讲授疫情防控知识,帮他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此外,记者发现,青海不少高中的开学第一课以抗疫知识、心理辅导为主要内容。
“面对疫情,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必不可少。”对欧美国家传染病疫情防控做过比较分析研究的广州大学副教授谢爱磊提醒,“疫情对孩子的心理冲击比成人要大,要帮助他们克服内心恐惧。”他说,疫情防控是社会事件,也是生态教育、科学教育和公德教育的一线素材,值得老师们深入挖掘。但是,在教育过程中,要把对学生个体层面的关怀,始终放在第一位。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