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曾这样评价曾国藩:
“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在梁启超看来,曾国藩是古今中外难得一见的人物。
甚至有人评价曾国藩为“晚晴半圣”。
如果论中国历史上最功成名就的人,估计曾国藩会排在前几位。
可这样的一个人,都曾被他的学生李鸿章当着他的面说他“儒缓”。
所谓“儒缓”,就是反应慢,意思就是笨。
曾流传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天晚上,曾国藩在家里看书,一篇300字的小文章,他念了许多遍还没有背下来。
这个时候,家里来了个贼,这个贼就躲在他家的房檐上偷看,想等着这个读书人睡着之后再下来捞点值钱的东西走。
可是,等啊等啊。
发现这个读书人就是不睡觉。
等了大约一个多小时后,曾国藩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可就是无法背下来。
终于,那个贼忍受不了,直接跳下来对曾国藩说:像你这么笨的人还读什么书。
然后当着曾国藩的面把那篇文章一字不落的背诵一篇,最后扬长而去。”
因为曾国藩的“儒缓”,在当时曾被很多人耻笑他为“愚蠢之辈”。
可是这样的一个人,后来却能够在历史上留名,而且还成为“千古第一完人”。
曾国藩克服自己“笨”的方法,就是最简单的一个字——勤。
他留下了一句最简单又最有用的格言:一勤天下无难事。
很多时候限制我们的并不是客观环境,而是主观的意愿,虽然说我们改变不了客观环境,但可以在自己能够控制的范围之内足够的努力。
只要有足够强大的毅力和韧性,努力和付出是成正比的,一个勤奋的人最终定能跳过自己的愚笨而有所成就。
古人有云:鲁如曾子,于道独得其传,可知资性不足限人也;贫如颜子,其乐不因以改,可知境遇不足困人也。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像曾子那样愚鲁的人都能明晓孔子之道而得其真传,由此可见,天资不好并不足以限制一个人。像颜渊那么穷的人,却并不因此而失去他的快乐,由此可知道遭遇和环境并不足以困住一个人。
曾子就是孔子的弟子。
16岁拜孔子为师,勤奋好学,也颇得孔子的真传,有宗圣之称。
相传孔子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参也鲁”,意思就是憨厚愚鲁。
但是曾子每做一件事情都有一种把学问贯彻到底的精神,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千方百计的弄懂,所以说孔子也非常赞赏他。
像曾子这样,虽然天资愚鲁,但是也能得圣人真传,所以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天分,外在的环境都不能真正困住一个人。
只要能有足够强大的韧性,很多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都会如愿以偿的出现。